• 首页
  •   >   团学工作
  •   >   学生活动
  •   >   正文
  • 团学工作

    社会实践|聚星九合实践团暑期社会实践风采展示

    发布日期:2021-07-30    浏览次数:

    学习党的百年历史,汲取党的智慧力量,践行党的初心使命。在这一百年的非凡奋斗历程中,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华儿女书写了一幅幅壮丽、壮阔的红色经典画卷,孕育了底蕴丰厚的红色文化。这些蕴含着丰富革命精神和厚重历史文化内涵的红色文化,是中国共产党宝贵的精神财富,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在长期革命斗争和社会主义建设伟大实践中逐渐形成并发展起来的一种特殊的文化类型。我系由专职组织员李昂老师指导、学前1902班的聚星九合实践团队充分利用身边的红色资源,开展走访身边红色地点的社会实践活动,使红色基因真正融入大学生血脉之中,使青年学生自觉成为红色基因的传承者。

    第一站:高平瓦窑头村

    南城街街道瓦窑头村是高平革命早期发祥地,红色底蕴深厚,“瓦窑头”与高平党史密不可分,1926年,这里走出高平历史上第一位共产党员;1927年,高平第一个“中共特别支部”在此组建,同时成立了高平第一个瓦窑头农民协会;1938年7月,高平第一个党的基层组织在该村诞生;抗日战争时期,这里曾经是高平县牺盟会、县政府、八路军115师兵站、高平县抗日前方司令部驻地。作为高平的早期革命发祥地,瓦窑头素有“红色瓦窑头”之美誉。

    如今,日子过得越来越富裕,村民们修建的新房多集中在村南,而村北片区明清时期的古民居则被大多完整地保留下来,其中包括袁致和、袁凤鸣等老革命前辈生前开展革命斗争和生活的居所、农民协会旧址、抗日战争期间朱德同志路居处,以及当时创办的红色学校、食堂等。随着革命烈士纪念馆的建成,图文并茂地展示瓦窑头的光荣岁月,让后人永远铭记瓦窑头人对中国革命作出的贡献。

    我们参观走访了袁致和故居,瞻仰了革命纪念碑,重温了革命先烈的丰功伟绩,全身心地融入到了红色文化中,学到了很多也收获了很多。我们要学习革命先辈坚定理想信念对党的事业无比忠诚的革命精神。社会主义江山来不易,靠的是无数革命先烈坚定共产主文理想信念靠的是无数革命先烈对党的事业无比忠诚,靠的是数革命先烈不怕流血牺牲,敢于夺取胜利。在实践中把这坚定的理想和信念落实到我们的行动中,确保革命先辈用鲜血和生命打下的社会主义江山千秋万代永不变色。

    第二站:屯留抗大一分校

    抗大一分校,全称“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第一分校”是在抗日战争时期,由中国共产党创办的培养军事和政治干部的学校。抗大是中国革命的精神灯塔,其中屯留县抗大一分校是敌后根据地12所分校中历时最长、规模最大、培养干部最多、参加战斗最多、成绩最显著的一所分校,为新中国革命事业孕育输送了数以万计的各类人才,也为后人留下了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因此被誉为“敌后办学的先锋”。

    我们细心观看宣传图版和部分作战实物,感受到了浓浓的红色文化,回顾了中国抗日战争历史,仿佛亲身经历了老一辈无产阶段革命家运筹帷幄,指挥八路军战士英勇抗击日寇的战争场面;深深地被屯留县抗大一分校为华北抗日根据地培养干部,为中国抗日战争的胜利做出的巨大贡献而折服;被革命英雄为抵御外侮,争取民族独立和解放,不屈不挠、勇于奉献,挥洒热血的精神所感动。

    第三站:高平烈士陵园

    高平烈士陵园位于高平市区西部西山脚下,1945年12月12日,为了缅怀在八年抗战中为民族的解放事业英勇牺牲的革命烈士,激励后人,为保卫抗战胜利果实,将革命进行到底,高平县政府在南城门楼上树立“高平县抗战死难烈士纪念碑”。1959年,中共高平县委、县人民政府在县城西南部西山脚下重新选址修建高平烈士陵园。

    高平是太行太岳革命老区。抗战八年,高平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不畏艰难困苦,谱写了气壮山河、威武雄壮的历史篇章。在高平这块古老的土地上留下了无数革命先烈为民族解放和人民革命事业抛头颅、洒热血的可歌可泣事迹和革命遗迹。

    追忆峥嵘岁月,缅怀先烈,寄托我们无尽的追思。烈士们的陵墓不仅只是一尊冰冷的墓碑,更是历史的证明,也见证了历史的变迁,它应该是我们民族的骄傲,我们应该为伟大的祖国和人民拥有这样的英雄而自豪。

    接下来聚星九合实践团队将继续走访大同万人坑,昔阳大寨村,榆社县博物馆红色展厅,充分利用身边红色资源,了解革命历史、领略革命精神、传承革命信仰,作为新一代的青年,历史的接力棒传承在我们手中,我们应该努力展望未来,为祖国献力。

    长治学院教育系 版权所有 2014-2018